{"id":"483863","toptitle":"","title":"看谷爱凌比赛,外科医生在想什么","subtitle":"","crtime":"2022-02-24 11:57:50","condition":"来源:健康报","thumb": ""}
北京协和医院骨科 余可谊 2月8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项目决赛中,18岁...
北京协和医院骨科 余可谊

  2月8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项目决赛中,18岁的中国小将谷爱凌在最后一跳中完成了她在正式大赛中从未尝试过的超高难度动作“左转1620”,一举逆转形势,比分超过了一直领先的法国选手,夺得了中国选手在此比赛项目中的首枚奥运金牌。

  在赛后的媒体采访中,记者问谷爱凌:“爱凌,你在最后一跳中毫无保留,成功挑战自己,你在准备做这个动作之前,心里在想什么?”谷爱凌答道:“每一个极限运动员都知道有一个‘镇静区’存在,当她(他)们知道要冲击一个极限动作的时候,她(他)们会感觉很自信与兴奋,迫不及待要上场,这就是我当时的感觉。”

  导致谷爱凌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但她对滑雪运动和奥运精神的理解无疑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要素。在完成一个相对保险的动作保银牌和做一个从未尝试的动作冲击金牌之间,她选择了后者,挑战自己的极限。

  外科医生也总是希望尝试新的技术,希望新的术式可以给病人带来更好的效果、更好的体验。外科医生在尝试一项新技术、新术式的时候,他的心里在想什么?我作为一名外科医生,是不是也有一种镇静区的体验?

  回想这几年从事脊柱微创专业工作,我要开展很多以前没有开展过的新技术、新术式。很多次,每当我在手术室的更衣室里整理手术服、戴手术帽和外科口罩的时候,我看见镜子里的自己,就像一只照镜子的猫,看见的是一只老虎。我的肾上腺素飙升,手术前比平时去厕所的次数更多。我感觉自信,因为为了开展新技术、新术式,我已经反复熟悉局部解剖、阅读相关文献、观看相关视频,并在脑海中反复演练模拟,我感觉兴奋、迫不及待,同时要求自己镇静下来,保持内心的平和,冷静地出手。我祈祷病人安全、手术顺利,因为医学总是存在不确定性,就好比足球运动员比赛前在胸前划“十”字祈求保佑或亲吻绿茵场上的土地一样,医生也祈求好运相伴。

  外科医生在完成一个高难度手术或者开展一项具有挑战的新技术之后,很难有机会敞开心扉去谈一下自己此刻的感受。在成功完成挑战之后,我们的脚步无疑是轻快的,心情是愉悦的,对自己职业选择的评价是正面的,甚至可能希望喝一杯来庆祝一下成功。

  奥林匹克格言是“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在竞争激烈的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不只是为了击败对手,更是为了突破自我的极限。外科医生要保持职业的激情,希望不断地在职业生涯中有所突破,他追求的“更快”是手术时间更短,“更高”是挑战更有难度的病例,“更强”是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手术效果更好。但是,他的终极目标是通过不断地总结经验,让新技术变得更加容易掌握,让更多的医生能够掌握更微创的手术,惠及更多病人。通过研究了解疾病发生机制,通过预防和健康管理来减少疾病的发生发展,减少不必要的手术,甚至让自己研发的术式退出历史舞台。

  但愿世间无疾病,宁可架上药生尘。外科医生每天在手术台上激情地“演出”,就是希望技术一代一代传递,在最终谢幕的时候没有一个观众。